關於學校 2022-09-23T15:27:00+00:00

上世紀初,葡國區耶穌會士應澳門天主教區主教邀請,派遣會士往中國高要縣傳教。耶穌會秉承推廣本地文化與基督福音整合之精神,於一九一七年,在廣東省肇慶府創辦海星中學,教育青少年。一九五零年因戰亂及政治形勢有異而停辦。隨後,耶穌會士戈振東神父等輾轉來澳,目睹澳門經濟蕭條,接觸貧困家庭無數,遂於一九五五年,在澳門高樓街復辦海星中學,為貧苦失學兒童提供基礎教育,傳揚福音,效法孔子,有教無類。至一九五九年,戈神父奉調葡萄牙,校長一職懸空。

譚志清神父自一九五五年從歐洲返回澳門後,在聖若瑟神哲學院任神師之職達十二年之久。五十年代大量移民抵澳,家境清貧兒童甚多。為解決其入學問題,一九五六年,譚神父遂被派往聖玫瑰學校兼任校長,一九五九年,譚神父接掌海星中學校長,校務蒸蒸日上,一九六四年及一九七四年,在風順堂上街一號,即聖若瑟修院內,增設初中部及高中部。同時,多蒙教區主教多方關懷及支持,於一九七五年七月,指派教區司鐸劉志超神父出任副校長。一九九五年,在高樓街原小學進行拆建,建立了現時的新中學部,至此,海星中學乃逐漸成為一所完整的中學,並附設小學及幼稚園。一九九七年,由於具備初中程度的在職或失業人口眾多,譚神父再度秉承耶穌會的辦學精神,開辦夜中四、中五及中六課程。

四十六年來,不管是在聖玫瑰學校還是海星中學,譚神父都是以博大的愛心,秉承耶穌會『促進正義,服務貧苦大眾』的辦學精神,以有教無類為辦學方針,以宣揚人生真道,廣揚基督福音為榜樣,其次為推廣人格教育,發展人性,研習科學,造福青少年為己任。至二○○二年七月,譚神父退休,改由蔡梓瑜先生接任第三任校長。由二○一三年四月初,由陳興華女士擔任海星中學署理校長。自二○一三年七月底起,則由黃彪先生接任校長至今。

學校發展一日千里,校史只是一麟半爪,點出學校發展的脈絡。欲知更多學校當前概況,請繼續瀏覽下方之內容。

耶穌會中華省的教育願景

我們是在學習團體的氛圍中,提供學生和教職員工一個全人發展、思維開放和不斷成長的天主教教育;培育他們逐漸成為卓越幹練、樂於奉獻、充滿熱忱、富於靈性和具備倫理分辨能力的人;他們同時擁有一顆胸懷普世的心,願意為世人謀求福樂,特別是為那些貧窮和被忽略的人。

辦學宗旨

海星中學秉承基督捨己為人精神,貫徹耶穌會『促進正義,服務貧苦大眾,有教無類』的辦學宗旨,以校訓『明辨省思、成己達人』的精神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,務求學生在靈、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各方面均衡發展。

教育使命

我們致力提供發揮個人卓越智能的環境,培養終身學習能力;著重『內省』的實踐,協助反省個人經驗;強調『更』的精神,實踐耶穌會培育人的『良心、慈悲、才幹、承擔』(4C)卓越素質,在生活、學習中用更好的方法不斷自我完善,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,追求『卓越』,並成為服務他人的青年男女。

教育目標

為落實教育目標,校長、學校行政委員會、教職員、學生、家長通力合作,相互尊重、彼此合作,為達致以下目標而努力:

  • 透過學校的天主教教育,效法基督的博愛與服務精神,給予師生認識耶穌基督的機會;協助學生培育智慧、修身養性、追求真理及對生命的熱愛。
  • 積極推動耶穌會教育理念,認識及履行《耶穌會普世性使徒優先》(Universal Apostolic Preferences)計劃,確認學校走在耶穌會教育的育人方向上。
  • 營造『正向與合作』的善意溝通校園文化;學校教職員、學生建立互相尊重,彼此互信,積極正向的校園文化。
  • 推動『意識省察』及『生命教育』,讓學生學習在安靜之中進行自我省察和分辨,抱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。
  • 發掘學生個人潛能,鼓勵學生持續自我完善和追求卓越。
  • 增強學生道德勇氣,為維護正義慷慨獻身服務人群,特別是關注窮人及貧苦無助者。
  •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,勇於探索的精神,成為自主學習者,以積極、主動及自發的學習態度,促進學生學習成功。
  • 照顧學習多樣性,切合學生成長及發展的需要,協助他們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。
  • 關注學生的情感發展,讓他們了解個人特質、能力和限度,使能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。

校訓

明辨省思 成己達人

本校以『明辨省思 成己達人』為校訓,鼓勵學生持續自我完善、追求卓越及『內省』的實踐;進而獻身服務社會,並成為『服務他人、與人同行』的青年男女。